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0 13:22
一 享受教育,提升教师的人格素养 一位哲人说过:太阳总是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是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想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旅程丰富多彩,梦想可以让我们的眼睛清澈透明。只要心中有梦,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梦想给了我们奋斗的目标,因为梦想给了我们进取的方向。梦想让我们时时努力,梦想让我们孜孜以求。澳大利亚未来学家艾利雅德告诉我们:“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们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我们应始终坚信:梦想成就未来,有梦的地方就有远方!(一)完善人格素养,感受教育的幸福教师的人格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灵魂。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因而,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当今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如果把学生比作洁白无瑕的银幕,那么教师就好比是清晰的拷贝内容。拷贝上的一切将毫不掩饰、毫无保留地投影到银幕上。教师的人格特征必将在学生的心灵中,在学生的人格蓝图上留下深远而有决定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在他们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标准是: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要求严格、有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开朗活泼等。其实,在学生眼中,教师扮演着众多的角色:有时他是知识的传授者,有时他会成为家长的代言人;有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为团体的领导者;有时又立刻变成模范公民的代表。这些形形色色的身份决定了教师在人格上是健全的、高尚的。有了健康、成熟的人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就得到了最高的体现。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一样,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同自己职业相适应的心理条件,但与众不同的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鉴于这一特殊性,教师就应具备一些特质:个人身心是否健康,教育智能、教学艺术是否充实,能否愉快的学习,与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是否良好等,这些都是考察教师人格素养的主要标志。如果具备了这些特质,将大大有利于教书育人任务的完成,也有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身教重于言教,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尽力做到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启迪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他们自身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间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二)提升教育境界,撒播人文情怀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有境界,品自高。”他道出了诗词歌赋的意韵在于境界与底蕴,同时他又指出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做学问的境界,而且也是为人师表的教师,在教育素养、道德修养方面所应努力追求的高境界、高品位。教师应是一位具有高尚教育境界和人文情怀的教学名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教育教学必须具有“前瞻性”,为学生一生的“进化”打好精神的底色。一位优秀的教师具体执教哪门学科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科,温润生命,提升境界,最高的教育就是融入道德、担当、良心、和责任的教育。要想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要拥有人文情怀。一名教师,拥有了崇高的人文情怀,你的学生就会时时感受到你心底播撒的阳光,在孩子们健康、幸福、和谐发展的同时,你也一定能够享受到教育为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教师的职业幸福是需要呵护和培育的,它有一个潜滋暗长的过程。教师的人文精神,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怀,对学生生命的呵护和关爱,把学生当做人看待,尊重学生的权利,具有强烈的*意识。教师眼中要有人,教师具有人道,有做人的良知,教育能够从人出发,能够以人为本。正如冯恩洪教授所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拥有学生真诚的爱。这是为师者享用不尽的财富。”当一名教师能感受到教育的乐趣时,拿他一定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教师。(三)对教育充满期待 教育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殿堂,是尽显人文情怀的地方,是通过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寻求真理、分享知识、分享创造、分享成功的地方。我们期盼着,在教育的百花园中,孩子们的笑脸就像春天般灿烂,孩子们的身体就像夏天般郁郁葱葱,孩子们的头脑就像秋天般丰硕充盈,孩子们的心灵就像冬天般圣洁无暇。“等待”,就是在呼唤对“灵魂塑造”的那份从容、执着,不慌不忙,坦然自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学生的成长:学生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人生信念与价值观的确定,需要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帮助,包括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以及恰当的提醒。正如张文质所言:“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丰硕的成果。教育需要等待,就像我们喝茶一样需要慢慢的品味。在品茶中,我们会习惯耐心的等待茶叶慢慢被泡出味道的过程,可以用心地在不同的心情下选择不同的茶叶,可以静心地品味茶接触舌头和滑进喉咙时的细微感觉,静心地发现每一种茶叶的优点和特点。在平凡而有意义的教育中,其实每个学生就像杯子里的一片茶叶。虽然学生也像茶叶一样,有所不同,可是性质相似,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教育就像品茶,用品茶时的用心、耐心和静心去对待教育,把品茶的心态带进课堂、带进校园生活和教育工作,让它带给自己更多的欣慰和快乐。认真珍惜和对待每一片“茶叶”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和保护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耐心和赞赏帮助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品出他们的“味道”。品茶是一个感受和享受的过程,教育其实也是这样。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用心地体会“教育”这一杯香茗,用心地去感受教育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一个品茶者的身份去品味每一天(摘自“一叶轻枫”博客)(四)展现教育的创造性 当代教师提升自我素养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创造自觉。诚如*总*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然而,在现实中,包括相当多的教师在内,真正体验和认同教师工作性质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人承认教师工作的性质是传递性的。他们只从教师是否对他所教的学科知识有创造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的性质,并没有明白教育这一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在“育人”。这一“育人”的过程需要知识,但光有学科知识、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足以育人。也有些人看到了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一面,但往往局限在教学、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具体技能、技巧方面,同样也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质。 认清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质,可以说是当代教育学的重要课题,是当代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践行的灵魂。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其劳动的创造性。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于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精神生命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它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进行多层次创造性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就以教师最经常开展的学科教学活动而言,教师所教的知识自然是前人创造的,它以系统化、相对稳定的符号形态,并经教科书加工后呈现。但教师的相关教学,不可能只是把现成的知识像物件一样传递到每个学生手中。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研究、开发不同的学科知识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灵丰富成长的发展价值,包括这些知识的社会价值。其次,教师要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发展状态,他们的潜在发展需要与可能,以及他们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经验、重要的相关潜在知识等方面。只有在两方面都清晰的背景下,教师才可能确定对学生具有发展意义且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些工作并没有现成的知识提供,也没有人能代替,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创造性研究才能完成。接下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价值,以知识的创生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吸收、进行知识自我建构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形成学生终身学习和创造兴趣的基础,教师还需要将符号化的知识,转换成各种鲜活的、对学生既可能接受又具有挑战性且不只是游戏式的状态,这同样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唯有经过教师如此这般的一番努力,作为人类文明的财富和认识世界成果的知识,才能转化成滋养、浸润学生心灵,激发生命活力的“琼浆玉液”。 然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完成上面这些任务,只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活动如何展开,做出师生互动式的整体设计。在完成设计后,还要直面由成长发展中的个体组成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时时变化着的复杂教育情境中进行教学,不断处理、重组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断生成的新资源,作出及时的调整、重组与新的策划……如此复杂的过程,不但需要教师具备教育学的知识,需要经验,更需要理念与智慧、实践与反思、重建与更新。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创造过程成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成为教师职业生命的创生过程,同时,也成为与人类自身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的积累、创生过程。二、更新观念,强化教师主体地位(一)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马卡连柯告诉我们,教师的技巧,并不是一门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学习是发展之本、进步之源。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智慧、能力的增长,还是精神的愉悦、身心的健康、专业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教师发展进步的第一要务。当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主动地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装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止课堂教学一种形式,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教师要想维护其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以,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未来社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依照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当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教师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宽的视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作出新选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谁也不可能长时间成为某个岗位的唯一,非你莫属,要得到承认,就必须不懈学习、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与垄断者,抱着本学历证书、躺在功劳簿上而抱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人必将被淘汰,“逆水行舟,慢进则退,不进则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为人师,就必须淡泊名利,潜心学问,学习教育理论,探索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丰富知识经验,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我们必须崇尚读书学习,让读书学习成为每位教师基本的生存方式。 教师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指出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社会意识转化为自我意识。”这位教育家的话是针对学生的教育而言的,但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没有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和教育改革。教师主体性是其自主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动力,也是教师真正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的体现。这种主体性的发挥需要社会创造条件,肯定教师对其职业的价值追求和合理利益,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不断探索和思考教育,从中真正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幸福。(二)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真正勇气在于教师有勇气保持自我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因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而且“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在教育改革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教学主体,教师教学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性(或交互主体性)。 通过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强化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在客观上可以使国家或地方课程更切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它们成为“可操作”的课程;在主观上可以改造自己的课程价值和课程观念,提升自己的课程素养。任何一个有道德心的教师都希望追寻这两个互为条件的目标,因此,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学素养的过程。 通过自觉进行反思性教学强化教师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教育实践的主要环节,按照实践教育学的课堂教学观,课堂教学应走有效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师应当强化反思意识,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反思意识的养成,就是使反思成为教师的存在方式。一个教师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他能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就是很好的教育自我反思形式。教育随笔,记录的是自自己成长的履痕、教育行为的反思、课堂教学的点滴收获、班级管理的个案分析等。看起来,写作只是一种形式,但是,写作带动的却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教育随笔可以两种形式进行专业写作:一是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时间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简短易记,条分缕析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围绕课堂教学的教学反思。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教学反思,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通过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强化教师的主体性。教学行动研究成为唤醒教师教学主体性开辟了又一“领地”。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教师的本质是专业自主,而实现专业自主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教学行动研究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教学行动研究中,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设计、创造、实施新的实践方案,不断反思、概括实践的成败得失,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提升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唤醒教师教学主体性,必须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在教学研究中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即将“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三、拓宽渠道,采取多样化的研修模式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业发展研修。(一)构建“自修—反思”研修模式 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化、系统性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着力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即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习惯性地记录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精彩”和疑惑之处或记录教研活动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并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在“自修—反思”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行伙伴之间交流与合作、欣赏与激励,在高雅的“自修—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比如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录像反思,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反思法,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又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来反省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我们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素养的提升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营造“合作共享”的研修文化 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形成研究型群体。我们倡导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合作性教学研究,努力营造“合作共享”的研修文化。我们应通过集体备课(确定课题、合作研究;备课、组内说辩;优化过程、形成预设)—跟踪教学(跟踪听课、关注生成;学生访谈、实效反馈)—课后反思(互动交流、片段反思;调整方案、深入分析)—再度实践(再次实践、实效对比;全面反思、形成典型课例和系列校本资料)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研修。这种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合作共享”,它突出集体的交流与反思,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围绕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是合作共享式研修的深化。这种研讨是一种围绕典型课例进行,突出教师参与的研修形式。这类研讨通过集体听课、分组讨论、大会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当然,专业教科研人员的参与会更加有效。专业人员的指导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是教育教学理念的现场解读。因此,我们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当然,指导和研讨的重点不是理论学习,而是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在互动式研讨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有利于调动任课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三)开展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就是通过生动故事的呈现和描述,激发参训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进行多方面分析,来理解和提炼有关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促进教师成长。案例学习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我们教师“讲教育故事”。它要求我们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发生的教育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特别适合于一线教师。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育中发展自己,在生活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完善自己,这些点滴的细节和事件构成了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人生,但这些“点滴”的细节并不会自然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自我财富。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作深入的思考,则即使有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也许只会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作为学校,要引导教师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并提供平台让他们把这种体验真切地反思出来、记录下来。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定期组织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活动,引导教师反省自己和他人的实践。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征集活动,评比编辑案例集,宣传优秀案例;还可以组织专门的交流,让部分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然后由专家教师或其他参与者就其话语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疑难与困惑的解决办法,帮助每一位教师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辨析能力。(四)深化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是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而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他特别突出教师培养和专业引领的作用。这种研修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和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为教师的学习、课题研究、课改实验等作专题讲座或与一线教师开展面对面对话和交流,会取得积极的效果。专题论坛的内容主要是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疑难。这些要研讨的问题一般提前定期发布,供有兴趣的教师钻研。参加研讨的教师要围绕专题查阅大量资料,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有时还要进行调研访谈,并且要应付同伴的各种质疑,这对主讲人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走向成熟的机会,当然对其他人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提高。名师“沙龙”的对象主要是学校热心教改的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也可以面向全体任课教师。教师登台不仅仅是介绍经验、做辅导,更重要的是名师用新理念对教学一线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化解读。如名师通过听课、课题研究、教育著作研读、外出学习、调查访谈等途径获取大量信息,经研究整理提炼,在论坛上进行针对*流和展示,接受教师们的质疑问难,这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又有助于教师走上专家之路。要使教师研修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氛围,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有专业引领的多向培训网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四、躬身实践,扎实推进专业发展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创新品质。教育智慧的形成与不断丰富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主体性张扬的过程。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思想者与实践者的统一体。教育智慧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在教师身上实现综合的结果,也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结晶。具体表现为: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确判断和生成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躬身实践。 教师素养的提升需要静悟、体察,需要个人在寂寞中慢慢品味,但更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和理解,将认识不断内化,从偶然走向必然,从服从走向自觉。撇开浮躁世界的轻浮与癫狂,在平淡中守候一份积极的孤独,在孤独中磨炼意志和积蓄力量,在孤独中品味人生,在孤独中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教育本身没有多少值得言说的,因为它是“做”的艺术。从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到陶行知的扎根生活、全面育人,无不彰显“做”的重要性。做教育,突发奇想、心头一热并不难、难的事选定目标,落实计划,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边实践,边反思;不放弃,不抛弃。坚持不懈地做事,摒除杂念,心无旁骛,人的心灵会得到净化。面对难以遏抑的浮躁与喧嚣,我们需要选择“人迹更少的一条路”。 五、浸润书香,全面丰盈教育素养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必定是学习型的学校,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用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的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这个职业是靠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说话的职业。学高望重,堪为人师。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是一名高素质的教师的必备条件。见多才能识广,居高才能临下。没有一个开阔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