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艾滋病多久才能查出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5

我来回答

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8:09

目前爱滋病检测的常用方法有3种,一,PA法,这种方法相对用的比较少,准确度很高,费用也比较贵,一般在省市级的CDC才会使用.
二,酶联法,使用最多,准确度和PA法基本相当,普及率最高.
三,金标法,使用也很多,准确度略低于以上两种,优点是出结果的速度快,一般15~30分钟就可以拿到结果.
如果怀疑感染了爱滋病,以目前的医学条件,起码要在3~4周后做第一次检测才有意义.
以为一,二种检测方法为标准,感染后可以检测出的时间和检出概率如下:
1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22.6%
2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53.775%
3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84.1%
4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98.4%
5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99.45%
6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99.994%
7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99.99986%
8周检查出抗体的概率:99.999999979%
第三种方法在以上时间内的检出概率,也略低于前两种.
但是实际上,采用前2种方法检测的普通人群中,经4周检测为没有感染,后期又转阳的人,全国记录在案的只有数人.
6周检测为阴,后又转阳的人,全国只出现过一两例,全世界也寥寥无几.
8周检测为阴,后又转阳的,从未出现过.
注:以上概率和案例,只对普通人群适用,吸毒人群,近期内曾经接受过大量输血者,近期接受过内脏移植等大型内脏手术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转录药物者(包括治疗肝炎等病毒疾病的药物,比如拉夫米定等,不包括普通感冒药,普通抗生素,期间服用过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消炎药物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目前国家公布的爱滋病检测窗口期为3个月,但是实际上,此标准是1992年公布的,已经18年未改变,但是18年内,爱滋病检测试剂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以酶联检测试剂为例,1992年使用的是第2代酶联检测试剂,平均窗口期为45天,但是2003年后,全国范围内已经全部至少采用第3代试剂,部分机构甚至已经使用第4代试剂,但是实际上,第3,4代试剂在使用上无明显时间差异,4周内的检测,4代试剂检出率高于3代,4周后3代和4代基本持平,可是真正的检测,只有4周后才会真正有意义.
如果你怀疑你感染了爱滋病病毒,那么你可以在至少3~4周后去当地三甲医院或者疾病控制中心做第一次检测,第一次检测可以排除大部分可能,也可以大大缓解心理压力,3~4周前检测基本无意义.
但是真正想让自己放心,仍需要在6~8周再去做第2次检测,如果第2次检测结果仍然为阴,那么恭喜你,你没有被感染上病毒.
另外,90%以上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初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根据相关专家的结论,唯一可参考的爱滋病初期症状是长时间的持续发烧,至少在37.5度以上,这个37.5度以上的意思就是……实际上大部分感染者持续发烧时候的体温,是在38度以上的,而且会持续数天到一周以上,此外的任何症状,并没有意义。
有症状的,不代表就感染了病毒,没有症状更不代表没感染,所以最好的确定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去做血液检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9:27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6周,平均为30天,只有极个别人的窗口期长达3-6个月(但这种机会万分之一都不到)。在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病毒RNA,这是可以用PCR的方法检测出来,之后出现的是IgM抗体,使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可以检测出来,然后出现的是IgG抗体,使用间接法可以检测出来,现在提供的金标试纸条是双抗原夹心法,最短在感染6天之后就可以检测出来,大多数样本的窗口期在2-4周内,绝大多数人在1个月后都可以检出,如果高危行为过了6周仍无法检测出来,基本上没有感染的可能了。如果只能看到检测线(T),而看不到质检测线(C),那本次检测结果无效,如果感觉能够看到检测线(T)但非常浅,请再加大用血量再作一次,如果是阴性,最好隔一段时间再测一次,因为有可能是感染初期,抗体的载量还少。如果还是不放心或者比较找急需要知道结果,请和各省防疫站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或我们联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11:02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1、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临床症状表现的5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朋友,我建议去医院做个全方面的检查!这不是开玩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12:53

1,艾滋病潜伏期最长的纪录有十二年,也有终生不发病的健康带毒者,但是这种病例极为罕见。
三个多月过去了,你不必过于担心,带毒的概率很低。
2,带状疱疹是常见病,与艾滋基本无关
3,女性病毒携带者传染男性的概率为四分之一,别担心。这是总概率,如果你的皮肤无破损处,被传染的概率几乎为零,只是剧烈运动时,脆弱处的组织很容易破损,不会感觉到罢了。

前期病症有什么样的。

艾滋本身不是疾病,但他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就是抗其他疾病的能力被破坏,慢性,间接性是他的独特之处。一旦感染,普通的感冒,咳嗽,人都会高热,因为无法抵抗,你的带状疱疹更无法痊愈。现在看来你已经痊愈,所以我认为无大碍。人体内的癌细胞也会肆虐(任何人体内都有癌细胞,有免疫系统的存在才会避免它们成长壮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15:01

约有70%的感染者再感染后2-6周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或流感样的急性症状,10%以上的人找不到原因,症状将持续两周,而后进入无症状期。开始感染上HIV时,HIV抗体检验常常是阴性的,一直到3-6个月后才呈阳性反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17:26

害怕就就去吃阻断药,高危后 72小时内包阻断的,"hiv秦跃进" 这篇文章说了hiv阻断药哪里有,发生高危了就有风险,对于个体而言感染概率不是1就是0,珍惜生命,远离高危。。。hiv窗口期一般在4周到12周左右,这期间可能会出现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等,也可能不会出现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20:07

如果有高危不洁性行为的话,不排除感染性传染疾病,包括艾滋病的可能,一般的性传染疾病会有潜伏期,症状会在六个月左右显现,如果现在就医检查都是阴性的话,考虑感染的几率还是比较低,身体不适症状,考虑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需要就医进一步检查确定,注意性生活的健康卫生安全,洁身自好,爱惜身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23:05

窗口期后检查排除,目前窗口期为三个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02:20

概述: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就诊科室:感染科、皮肤性病科
别名: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临床症状: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
危害:艾滋病会导致肝、肺、肾等脏器损害及失明,晚期患者常死于并发症。
并发症: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和黏膜损害、肿瘤等。
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病毒及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各种致病*染的病原体检查、HIV抗体检测、耐药检测、X线检查。
诊断: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饮食建议;宜多吃蔬果,高能量、高蛋白饮食。
治疗原则:强调综合治疗,降低HIV发病率和死亡率。
治愈性:目前无法治愈。
重要提醒: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病因: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根据血清分型,HIV可分为Ⅰ型(HIV-1)和Ⅱ型(HIV -2)。HIV主要侵犯的是T淋巴细胞,引起人细胞免疫严重受损,继而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恶性肿瘤等。主要经以下3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流行病学:青壮年高发,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传播途径:本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等途径传播。
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有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
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消瘦特别明显。
其他症状:艾滋病长期发展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等;皮肤和黏膜损害等。
诊断依据: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治疗方针: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
日常护理:
1.坚持洁身自爱,保持一对一的性关系,包括男男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定时做运动。选择一些自己喜欢而体力能够承受的运动,如散步、缓步跑、游泳等。
6.定期复诊,接受身体及血液检查,以便观察病情。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和食物卫生,保持体重,补充体力。饮食要全面均衡,有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所有食物必须先洗净和彻底煮熟才可进食,不宜吃未经烹煮的食物。多吃蔬果,高能量、高蛋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多餐、定时进餐。戒烟、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