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1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0 02:22
许多地方卖猪肉,都是连骨头带肉一起卖,买肉的人不愿要骨头,找熟人买,尽量少搭点骨头。湖北省的武汉人买肉不一样,喜欢要骨头,特别是排骨,争相购买。排骨供应少时,人们起早床去耐心排队等候,或者找熟人,想方设法买排骨。因为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 地道的武汉人煨汤待客,并不只是把排骨汤当做席上的一道菜,而是在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让客人吃肉喝汤。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热情的主人还要劝客人再喝一碗汤。外地人开玩笑说:武汉人"奸"得很,客人去了,光用汤也把你灌饱了。多来个把客人,只消往沙吊子(煨汤的器具)里添瓢水就行了。
武汉人喜欢喝排骨汤,除了待客,人们也常煨汤改善生活,或为病人、产妇补养身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3:30
胡萝卜黄豆炖排骨。
食材:排骨二斤,黄豆半斤,胡萝卜二根。
调料:生姜,香葱,味精,生抽,盐适量。
准备工作:排骨直切开,斩成寸段洗净,黄豆洗净,胡萝卜洗净加成滚刀片,生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末。
制作方法:取用砂礶一个,放入排骨,黄豆,生姜,生抽大火烧开二分钟去掉上面的浮抹,改用小火炖一个半小时,至八成熟时加入胡萝卜,食盐再炖二十分钟至排骨酥烂时加入味精盛入汤碗中撒上葱末即可食用。
武汉人有喝煨汤并且有着无汤不待客,无汤不成席的民间习俗,那么好的煨汤就要从食材和煲汤的器皿上尤为重要,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食材上选用上好的猪肉直排(煮出来的汤味更浓),搭配的还有莲藕(首选七孔藕)煮出来糯而不脆,还有海带,萝卜一起搭配
器皿上选用砂铫子为好。
1 将排骨剁成一两寸长,然后将莲藕切成滚刀状
2 然后用木柴生好煤炉,待煤炉达到一定温度,架起砂铫子,将排骨倒入油锅,炒至无血水,然后再将排骨倒入砂铫子中,加入清水,慢火煨一两个小时,这样煨制的汤水浓醇味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8
武汉名声在外的是“过早”,但其实在武汉人心里,是回家喝妈妈用铫子煨的汤。武汉煨汤在烹调艺术中独具一格的,而藕煨排骨汤,又在煨汤中最普遍、最受欢迎。
和广东煲汤,江西瓦罐汤不一样,武汉煨汤的容器上主要以沙铫子为主,只有“小桃园鸡汤”会用瓦铫子煨鸡汤。
砂铫子是粗砂制作而成的,它浑身上下布满了肉眼看不到的小孔,这也是砂铫子最关键的特点,是砂铫子能成为煨汤利器的关键所在。而且随着使用时间沙铫子外面因为油脂会变成黑色。砂铫子和瓦铫子虽然都可以用来煨汤,但煨出的汤却相差甚远。在武汉人心里,只有煤球炉上用小火慢慢煨出来的汤才是最地道的。(下面这个是买回来的新铫子,所以还是土*)
小时候,买任何东西都需要对应的票,因为妈妈是菜场的工作人员,所以我家相对来说还是能吃到肉的,不过煨汤是家里来客人了和过年才会有的。平常日子那是很久才会打一次牙祭。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对小时候汤的味道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对喝汤的时间那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早上起来就看见妈妈把煨汤需要的菜品买回来了,说是排骨藕汤,其实武汉人煨汤不是用排骨,而是筒子骨,因为筒子骨炜出来的汤油厚汤浓,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还会特意加一两个扇板增加钙质。煨汤的藕都会选洪湖的九孔藕,煨出来的是粉藕,拉丝长,口感粉糯(不过我爱吃脆藕)。
那个年代因为物质匮乏所以排骨都是不过水直接用油炒的,炒的表面没有血水后直接放入铫子在煤球炉上大火烧开中火煮透温火煨入味。谁家里煨汤周边邻居都会笑眯眯问一声家里来客人了啊!特别是煨汤的香味顺着风飘出去后,大家路过都会深吸一口气感叹一句“好香呀!”顺便猜一下谁家里今天煨汤了,煨的是排骨藕汤还是萝卜汤呢。
从清晨七八点就开始煨汤,一般要到下午3,4点才可以喝,要知道那个年代大家肚子里都没有油,小孩子们都是隔一会跑回家看看汤好了没,那个煎熬的过程比喝汤更让我记忆深刻。
汤煨好后如果有玩的好的左邻右舍,大人都会盛上满满都一碗指挥我们一一送过去。现在城市除了老小区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情味了。跑回家喝上一口浓郁的排骨藕汤,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前几年生病,妈妈怕我营养不良把煤球炉又请回来了,又重复小时候煨汤的一套流程,看着已经有点驼背的妈妈,喝着和小时候一样的排骨藕汤,汤虽然不如记忆里那样让人垂涎欲滴,但是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在武汉人基本很少在家自己煨汤了,出门喝的也是添加了味精的各种汤料。煤球炉早已退出我们的生活,正宗的铫子基本买不到了。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后老百姓又开始追求最原始的制作方法。
传统可以改革但传统的精髓不能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