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0:03
释迦牟尼(前565一前486)原名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或“财官”,他的姓叫“乔答摩”,或称“瞿昙”。后因达到觉悟,被称作乔答摩·佛陀,因为是释迦族出身的圣人,也被称为释迦牟尼或释尊。关于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根据我国的佛教传统认为他生于前565年,圆寂于前486年,与我国的孔子大体同时。
释迦牟尼诞生于释迦族小国,即今天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一个小国家迦毗罗卫所属的一个城邦,而当时迦毗罗卫国又臣属于北印度另一个强盛王国拘萨罗国。释迦族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其父是释迦族小国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贵族。在全印王侯中,没有比净饭王更勇敢更聪明的了。关于他的出生,有神话般的传说。王后即悉达多的母亲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王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她有黑蜂似的美发,纤巧的手足,青莲嫩瓣似的明眸,曲如彩虹的玉臂,相思果似的朱唇,茉莉似的皓齿,弓形的腹,深藏的脐,坚实丰满的臀部,象鼻似美好光滑的大腿,羚羊似的小腿,玫瑰胶脂似的手掌脚掌。正是“纤纤作细步,举止世无双”。在摩耶夫人40岁的时候,一日忽梦到一头白象自空中下来,从她的右胁进入腹中,夫人由此怀胎。按当时风俗,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生育,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经过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那村罗美德寺院处),在园中,忽然阵阵腹痛,于是右手攀住一株无忧树的树枝,悉达多自她右胁下出生。
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他的母亲即去世,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养育长大。悉达多属印度第二大种姓刹帝利,因此他幼年时生活是富裕舒适的,有宫殿3座,在雨季、冬季、夏季轮换居住,足不下廊,生活奢侈,极尽声色之娱。净饭王对王子寄予厚望,从小就让他接受严格而全面的婆罗门教育,向婆罗门大师学习文学、哲学、算学,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等,期望他能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君王——“转轮王”。释迦牟尼15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时娶知书达礼、端庄淡雅的邻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生下儿子罗睺罗,从此在宫中过着称心如意的舒畅生活。经常是这样一幅景象:太子安卧榻上,众美女用种种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取悦他。然而他却置身其中,不知其乐趣。鼓乐弦歌之声已经告诉他三界变幻不定,犹如秋云,众生死生,犹如演戏,人世飘忽,如山洪落地,雷火经天。他的父亲净饭王为防备他有这种思想,便有意不让他看到世上的苦恼景象,因此当有一天悉达多要去游园时,所有病弱、困顿的人都被逐离道旁,但虽有王命,神意却仍使他先后看见一个衰朽老者、一个病人和一具死尸——这一切象征性的遭遇犹如无情棒喝,提醒他富贵欢乐的虚空幻灭。他于是来见他父亲,请求准许他出家学道。国王原是把本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悉达多身上,便用尽办法,想使他回心转意。但他已经感悟了一切事物的空虚无常,决心要弃离尘世,出家去寻找摆脱生死的“真理”。
其实释迦出家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有着深刻的时代、社会背景:当时古印度各国之间正在进行互相讨伐、兼并的战争,小国面临着被大国吞并的危险,释迦族小国也处于即将被拘萨罗合并的形势。此外,整个社会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之问也发生了*、经济冲突,阶层内部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吠舍阶层产生出新的富商和自耕农。在阶级和*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已预感难免覆灭的结局,因之觉得世间无常自是情理中事。再者婆罗门社会规定要经过四个生活阶段: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期,可以推测,释迦牟尼当时也是顺从这个社会习惯的。最后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与传统的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派别和新的宗教。据佛经记载,当时有96种“外道”,主要的有6种,其中就有耆那教。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释迦牟尼在正统的婆罗门经典中寻求不到终极解脱、人生真谛之时,才有可能转向当时已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沙门思潮”。
在释迦牟尼29岁那年的一天夜晚,他在车夫的帮助下偷偷离宫,别妻离子,舍弃王位,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行。他出家后,到处拜师,想了解生死的真谛,寻求解脱苦难之路。悉达多先到跋伽仙人的苦修林修行,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解脱。但是,他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后离去。以后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得遇沙门师阿罗逻·迦罗摩,按照他的教义和教规过独身生活,不久悉达多达到了阿罗逻所教导的一切,使他大为叹服,建议两人合作领导他的沙门团体,然而悉达多不满足于这种学说,退出了。仍未成道的悉达多去找另一位沙门师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结果也一样,他仍不满足而退出。于是又来到伽阁山苦行林,看到尼连禅河,这里河水澄澈,林木幽深,河岸平铺,近有牧村景物宜人,正适于苦行静修。自此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行。传说他“日食一麻一麦”,盘膝静坐,磨砺身体,“专心修苦行,节身而忘餐”,后来干脆绝食,身体衰弱到极点如一具骷髅,但还是一无所获。他已觉悟到这种苦行的无益,于此并不能发现解脱的正道,便放弃苦行和那些机械的瑜伽行为,决意用明智的方法去寻求真理,而首先要使支持心灵的身体恢复,于是他接受了近村牧女所奉献的乳糜(牛奶和大米烧的粥),调养身体,恢复气力,并在尼连禅河中洗去6年积垢,使精神一爽,然后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双腿结跏趺坐,端正身念,静思冥索,发誓:“我今若不证天上大菩提(觉悟),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也有说七七四十九天)*,当最后一夜拂晓时分,晨鼓鸣时,悉达多澄思净虑,内心寂静,一切烦恼不再从心头生起,心情豁然开朗,终于觉悟成道,这时他已35岁,成为至上的佛陀(意为真理的觉悟者)。
佛陀证悟成道以后,为了把他的思想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首先想到阿罗逻和郁罗迦,但他们已经去世了。于是决定向在他舍弃苦行时离开他的五比丘说法。佛陀来到了波罗奈城(现在的贝拿勒斯)的鹿野苑,向憍阵如等5人宣传佛法,他最初说法的内容是离开爱欲和苦行的中道,即八正道和四谛,此谓“初转*”;这5人都成为他最初的弟子。以后佛陀吸收更多的人参加他的僧伽团体。波罗奈很多商人子弟出家从学,如此形成了僧伽团的另一分支组织:他们在家修行,布施比丘们的生活所需,成为僧伽团体的正规支持来源。当佛陀有了60个弟子的时候,他派遣他们分别到各地去说法传道。
后来佛陀和他的新弟子们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很欣赏他的说法,皈依为俗家弟子,并赠送一座林苑供佛陀师徒们居留之用,这竹林精舍乃是佛教寺院的原型。佛陀在这里又收了两个著名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在他的家乡迦毗罗卫,他的长大的儿子罗睺罗也受戒人教,他的弟弟难陀也出家为僧。
佛陀归乡后不久,又重回摩揭陀安居。在这里他会见了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须达多,用“黄金铺地”的办法把祗多太子的园林买下来,然后两人合作,“共立精舍,为佛作窟,别房千二百处”,供奉给了佛陀,这就是有名的“柢树给孤独园”,佛陀居此处说法达25年。
佛陀倡导“四姓平等”,不论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可以人教,在佛教内部是平等的;他不赞成婆罗门的特权,特别注意提高刹帝利的地位;他还注意维护商人的利益,商人也大力支持佛教。他传教的方式灵活多样,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问答等各种形式,宣讲佛法。他允许弟子们用不规范的梵语和方言进行说法,使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释迦牟尼晚年虽常住在王舍城,但还到处走动传教,带领弟子从王舍城出发,经那烂陀渡恒河到吠舍离城接受了富裕妓女蕃摩罗的供养。在南未罗国波伐城,佛陀因食物中毒病情转重,行至离拘部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娑罗树下圆寂。在临终前,他还为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收他为最后一个弟子。
佛陀死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舍利)据说分配给8个国家,由王族所建的舍利塔内供养。他生前所说的佛法,被弟子们传诵下来,加以整理,形成佛经三藏。
综观佛陀一生的行迹,可以看到他提出一套系统的精神学说,并建立了宗教组织——僧伽,收了1000多名弟子,创建了不少寺院,经过他与其弟子的艰苦努力,使佛教遍及全印进而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以至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释迦牟尼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世界宗教史、哲学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其显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