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12-14 来源:花图问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

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崇尚理智,就会强调对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就是鼓励人们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就是要通过智力的迂回求索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实证方法。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而数学则为人们提供了这些知识更为精确的形式。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任何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都要经受反复检验,通过批判旧的理论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受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可是,批判不是完全否定,如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完成。有时新和旧也是相对的,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如经典物理学就可以视为现代物理学的宏观近似。正是在开放地面对一切可能的批评与质疑的过程中,科学变得愈发成熟。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批判、反思和质疑,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于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学的独断性非常有益。

批判和反驳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波普尔强调: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科学所追求的正是不断试错而向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

(选编自刘大椿《论科学精神》)

材料二:

平日里,我们称赞某个东西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东西“很科学”,在这样的语境中,科学当然被假定等于正确。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我们就知道科学不等于正确。

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进步的时候肯定就把前面的东西否定了,前面那些被否定了的东西,今天往往被认为不正确。比如,我们以前认为地球在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转,后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再往后我们又知道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还知道地球绕日运行也不是圆周运动而是一个极圆,再后来我们又知道椭圆也不是精确的极圆,它还有很多摄动,如此等等。

由于科学还在发展,所以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科学结论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终极描述,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终级描述。以后科学还要再发展,从未来的结论来看,我们今天的认识就不正确了,或者退化为一个特例——比如牛顿力学退化为相对论效应非常小的情况下的特例等等。旧的结论总是被新的结论取代,那么那些被取代的结论,它们是不是还称得上科学呢?

对于“科学不等于正确”的观点,曾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驳。其中一种反驳的路径是,要求把被今天的科学结论取代了的部分从科学中拿出去,所以说托勒密的天文学现在就不是科学,因为它不正确。但是如果遵循这种路径,那么哥白尼也不正确,也不是科学,牛顿也不正确,也不是科学。为了保证自己逻辑自治,一旦宣称托勒密不是科学,你就必然宣称哥白尼、牛顿、开普勒、伽利略等等都不是科学——只要有一点今天认为不正确的地方,它就不是科学。那么科学还剩下什么?只剩下爱因斯坦勉强站在那里。但是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又有一个新发现,爱因斯坦又不正确了,那么他又会被从科学殿堂里踢出去。

要是这样的话,科学就将不再拥有它自身的历史,只存在于当下这一瞬,此前一秒钟的都不是科学,这样的话就整个否定了科学自身的历史。所以这个路径是走不通的。

我们当然要承认以前的东西是科学,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科学,主要不是看它的结论正确与否,而是看它所采用的方法和它在当时所能得到的验证。因此被我们放弃了的理论和结论仍然是科学,它们的科学资格不能被剥夺。

(选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关于科学的三大误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性信念崇尚理智,鼓励人们要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以便更深入地把握事物本质的东西。

B.科学精神包含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具体内涵包括反对将理论神圣化、提倡理论创新、保障真理客观性。

C.要想破除科学的神话、减少科学的独断性,还需要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批判。

D.在作者看来,被放弃了的理论和结论仍然是科学,即便它们不正确,但它们的科学资格不能被剥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性信念使人们认识到自然规律;而实证方法,即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使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

B.科学理论需要经受批判和反驳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数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使得经典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念被打破,可见,今天的科学结论不一定是终极描述。

D.牛顿力学退化成相对论效应非常小的情况下的特例,由此可知,伴随科学发展,很多旧结论会被新结论取代。

3.下面所给的示例中不属于材料一所说的“试错模式”的一项是(3分)

A.巴斯德通过“鹅颈烧瓶实验”提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的“生生论”;而之前,“自生论”一直统治微生物学。

B.卢瑟福预测“原子核里很可能存在中性粒子”,查德威克用云室测定出和质子质量一样且不带电荷的中子。

C.传统燃素说盛行之时,拉瓦锡通过金属煅烧实验以及精确的定量实验,提出了物质燃烧的氧化学说。

D.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批判古典经济学诸方面的缺陷,继承其优秀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5.结合材料一,以《石钟山记》为例,简要分析苏轼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千零一次月落(节选)

孙频

①黄河走到这里,被旁边杀出来的湫水河一头撞上,河滩中长出了无数大碛[1],形成了威震黄河的大同碛,石城[2]就在对岸。和陆路不同,河路水底变化无常,闯碛的时候必须请老艄,若是闯大碛,就得请当地最有名的老艄。遥想当年爷爷便是,从包头到碛口的六百里水路上,有二十多架大碛飒,爷爷都能一一闯过,从未失手。此外,他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过年时整条街上的对联都出自他之手,这显得他和其他老艄不一样,也更受人尊敬。

②我小时候,爷爷视我若珍宝,只差拿根绳挂在裤腰。不闯碛口,爷爷经常摆着船带我过黄河,去对岸的石城看望张春繁,喝点小酒。每逢石城赶集唱戏,他还会邀请我和爷爷过去,在他家的窑洞里住几天。

③但爷爷最后还是在一次闯碛时丢了性命,船翻了,他护送的那一船贵重货物也被河水冲走了。因为老艄都死了,主家便也没有再追究那船货物,只能认赔。然而,这没能妨碍我和张春繁的情谊。

④爷爷说张春繁曾经是石城县学的老师,也有老婆孩子,后来不知怎的,他被开除了,他老婆就走了,唯一的儿子也被带走了。

⑤我喜欢来石城,每次来都能感觉到张春繁由衷的欢喜。我想,可能是因为他很孤独,需要有人和他说说话,尽管绝大部分时候,我只听,听他讲石城的历史,石城人及其姓氏的由来——

⑥张春繁常是嘬着一口酒,昂头晃脑对着窑顶挂着的一只用干羊皮做的小喇叭慢悠悠地说,猴儿你不晓得,就像黄河都会改道一样,姓氏其实也是一条条河流,在历史中是会改道的,就像拓跋氏改成李氏,李氏又改成嵬名氏一样,它们走着走着就变了。像匈奴的赫连氏,鲜卑族的幕容氏、步六狐氏,党项族的折氏、拓跋氏,女真族的完颜氏,在石城都留有后人,只不过,后人们慢慢都混血汉化了,换了汉姓。谁能想到这小小的石城竟是民族的大杂烩呢,猴儿,这可是历史留下来的秘密啊,你想想历史有多大有多长,我们站在它面前连粒土都不如,可是它的秘密却被我发现了。我有时候都能听到历史正在和我说话,它悄悄把它那些故事讲给我听……一种莫名的骄傲和贯穿终身的兴趣,也在他的故事的伴随下悄然滋生。

⑦石城里除了张春繁满口袋的故事,吸引我的,还有它几乎是院院相通的院落,据说早年也是为了军事需要,每个院子都有两个门,从这个门进去,再从那个门出来,而出来时已经进入到另一家的院子里了。我一边从一个院子里跑到另一个院子里,一边想,这还能藏住什么事?城东咳嗽一声,城西马上就听到了,怪不得张春繁要独自住在土崖上的老窑洞里,那种土窑是独立的,是能藏住点秘密的。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知什么地方忽然就跳了一下。

⑧当我在窑顶上奔跑或者从连环状的院子里穿过,常会碰到那些窑洞的主家们。“猴儿见风就长,蹿得这么高了,兀会儿跟他爷爷来的还是个毛孩儿。”“猴儿,过来,拿上几个油斜子。”“猴儿吃啦没?咥几个油糕再走。”“大,你瞅,这猴儿又来了。”“瞅见了,把枣儿糕给他包上几块。”“猴儿猴儿,锅里蒸着馍馍呢,下来歇一歇拿上几个馍馍。”于是我这一路上会收获无数礼物,馍、油糕、油斜子、枣糕、面豆、玉米、钱钱、羊下水、猪耳朵,甚至有一家的孩子过十二岁生日,刚蒸出一个巨大的圐圙来要往小孩的脖子上套,看见我过来,连忙从那圐圙上切下一块来先送给我。想着张春繁曾给我讲过的,圐圙其实出自蒙古语,在蒙语里是圆圈的意思,可不,圐圙就是个大圆圈。我记得他当时还得意地说,啧啧,你看看,在这小小石城里,不管是农耕文化还有游牧文化都被一锅炖了。当我跑回窑洞时,总被打扮的像颗圣诞树,身上挂满了礼物。吊诡的是这些礼物往往也会在第二天消失大半,我问张春繁,他也总是笑呵呵说,猴儿哩多,还不准我咥点?我满腹疑惑。

⑨秘密终于在我鼓起勇气的那天揭开。张春繁早晨下地后,我蹑到窑洞最深处的小木门前,轻轻推开,发现里面是记载着他夜夜诉说的故事的石碑,静静矗立,让我误以为走进了黄土深处的墓园。我内心充满恐惧,脚步还是被手电光柱牵引,走向里面。走着走着我发现,这隧道不止是弯曲的,还在缓缓地向上爬行,爬着爬着,忽然有一束光亮打下来,把我网住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从前方的隧道口漏下来的光亮。我的心里一阵狂跳,因为不知道自己会看到什么,犹豫了半天,悄悄朝着那束光亮爬去。当我像鼹鼠一样钻出黄土,惊讶地发现,我钻进了另一孔窑洞里,阳光从半圆形的窗户里透进来,照亮了前半孔窑洞。这时候,我又发现,窑洞里居然还有一个人——老人,正趴在炕桌上写毛笔字,层层叠叠。正当我踌躇时,炕上的老人一抬头,看到了我那颗探出来的脑袋,他似乎愣了一下,随即便叫了一声我的小名,团圆。我才猛地认出来,这坐在炕上写字的老人竟然是我已经去世五年的爷爷。

⑩原来,爷爷闯碛失败后,整船货物都喂了黄河,自己也掉进了黄河里,别人都以为连碛口最有名的李老艄都被淹死了,而事实上,他凭着过人的水性从碛里挣脱了出来,最终游到了黄河对岸。可那一船货物太贵重,即使全家砸锅卖铁都赔不起,他也不忍毁掉自己碛口第一老艄的名声,船在人在船亡人亡,才是顶级艄公应有的一点尊严,一个苟且偷生的李老艄,哪如一个与船俱陨的李老艄亮堂?而且,按照江湖规矩,只有他死了,货主才不会再上门讨债,死者为大,人都没了,还讨什么债。所以,他不能生只能死,或者假死,假死也是一种死。怀想那晚,我们三人的影子在烛光的照耀下,长成了填满窑洞的树。

⑪原来只有我不知道这个秘密……

(有删改)

【注】[1]碛:沙石积成的浅滩。[2]石城:位于陕西吴堡县,东临黄河。先秦时期开始,便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居住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春繁对“我”的到来由衷欢喜的原因可能是寂寞,也可能是他觉得爷爷想看见“我”。

B.张春繁装满故事,他讲述自己发现了历史的秘密,让“我”萌生了寻找爷爷下落的念头。

C.“我”充满好奇心,既对石城历史故事充满兴趣,也觉得石城的窑洞和连环院落很神秘。

D.“我”从圐圙中想起张春繁对两种文化大融合的理解,可见张春繁的故事对“我”的影响。

7.下列对文本内容主旨和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事笔墨集中,主要以少时的“我”和张春繁的交往为中心,展开了对石城厚重历史文化的讲述。

B.小说塑造人物鲜活,譬如张春繁讲故事时悠然道来的姿态、对历史的熟稔程度,都能体现他以前教书人的身份。

C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叙事部分语言简洁洗练,对话部分语言平实质朴、富有地方特色又不失含蓄隽永。

D.小说意蕴丰富,既有对张春繁等石城人及这片黄土地的称颂,也能从侧面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殷切关注。

8.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爷爷没有去世,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4分)

9.如果给节选部分重新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石城往事”还是“石城秘密”?为什么?(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夫树曲木者,恶得直影?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弑于徽舒①。

——《说苑·君道》

材料二: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②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成汤、文、武知任其过,其兴也勃焉。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勠力字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③,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

——《说苑·君道》

材料三:

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嗜欲使行亏,谄谀乱正心众口使意回。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圣人重诚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

——《说苑·敬慎》

【注】①徵舒:人名,徵舒弑杀灵公后自立为陈候。②君子:指孔子。③弗时仔肩:“弗”通“弼”,辅弼;“时”通“是”,这;仔肩,负担,责任。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人君不直A其行B不敬C其言者D未有E能保帝王之号F垂显G令之名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骤,多次、屡次,与《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的“骤”意思不同。

B.恶,相当于“何”“怎么”,与《兼爱》中的“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中的“恶”意思相同。

C.任,任凭、任由,与《归去来兮辞》中“曷不委心任去留”中的“任”意思相同。

D.要,关键、要领,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要”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灵公行为不端,丧失威仪。泄冶用木曲影弯、风吹草靡的比喻来劝谏君王应慎言敬仪。

B.陈灵公不听诤言,言语放纵。泄冶直言劝谏,陈灵公不以为意反以妖言惑众为由将其杀掉。

C.宋庄公谦虚谨慎,励精图治。宋庄公知错就改,对内勤于政事,对外征战讨伐,终致岁丰政平。

D.圣人重诚敬慎,修身正行。他们明白嗜好贪欲使人品行有亏,祸患都是从细微处引起的。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4分)

(2)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4分)

14.前两则材料中都引用了《诗经》,且皆以“此之谓也”加以强调,请结合材料分别概括“此”的指代内容。(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同志

刘克庄①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②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③未可太匆匆。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正直耿介,爱国忧民,为南宋朝廷所不容,仕途多坎坷。②除目:指除授官吏的文书。③下山:指入仕为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个“满”字,一个“叹”字,形象写出诗人栖居一所的生活状态。

B.颔联“除目”“诏书”代指功名利禄,“丹灶”“草堂”代指隐居生活。

C.颈联“岂无”“曾有”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高士与先贤的不同态度。

D.本诗以叙事为主,语言虽平易质朴,但言之有物,内含感慨,颇有深意。

16.诗人对同志“下山”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如阳产台人趣丝美谢设中文

(1)荀子《劝学》中“ , ”与《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了相同的生活智慧。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两句,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3)古人对生命易衰非常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在唐宋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于很多人而言,熬夜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夜深了,肚子也饿了,总会想“要不要吃点夜宵”?但很多人,特别是女生,为了迅速变瘦,不仅不吃夜宵,甚至会不吃晚饭。网上有一种“16+8 减肥法”非常流行,选择这种减肥法的人一般会在上午 9点到下午5 点之间吃东西,晚上饿着。

吃夜宵真的不好吗?饿肚子睡觉真的科学吗?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理由就是吃夜宵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之所以长胖是因为摄取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多余的那部分热量全都变成脂肪贴到你肚子、屁股、大腿上。所以,( 甲 ),就不会长胖了。如果你临睡前已经饿了小半天, A ,脑子都不转了,明显能量缺乏,吃点宵夜难道不好吗?

如果真的完全不吃晚饭,“饿肚子睡觉”也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危害。毕竟我们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营养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直接简单粗暴不吃晚饭,其它生活习惯照常不变, B ,还会出现营养不良问题。

“16+8 减肥法”是否健康?其实这也是一种断食减肥法,如果你严格坚持断食,是能看到减肥效果的,因为它帮你减少了能量摄入,不过,( 乙 ),目前也没有权威的健康机构向人们推荐断食减肥。如果长期断食减肥,很容易出现副作用。①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②会引发强烈的饥饿感,③导致精神不济④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学习、工作,⑤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头晕头痛、烦躁焦虑、白天犯困、晚上失眠等。

18.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5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题。

“青春没有售价”,这句因特种兵式旅游而发扬光大的宣言,如今迎来了它的“续集”——“夜骑开封拿下”。上千名大学生、五十多公里的路程、三四个小时的行程……他们从郑州到开封,一夜穿越“东京梦华”。

“夜骑开封”展现出青春特有的激情与浪漫、勇敢与坚毅,人们纷纷为其点赞。

当“青春活力”的滤镜开始褪色,问题就随之一一暴露。所谓“青春的放肆”便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安全问题、扰民问题、单车企业的损失、公共资源的消耗,都使“叫停”成为一种必然。开封随即喊话:热血不止共享单车,青春并非没有界限的横冲直撞;青春的热烈并不一定是骑行人数的叠加,拍脑就走的冲动实则充满风险;举全社会之力的后勤保障不可能次次出现。

事实上,任何行为都有边界。希望这次夜骑事件在为大学生们留下一段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产生一些冷静的思考。

21.文中画波浪线的“热血不止共享单车”,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2.第3段画横线句子中“滤镜”和“褪色”二词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针对语言文字运用Ⅱ“夜骑开封”这一现象,有人说“青春不设限”,也有人说“青春应有界”。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青春的模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三年级12月联考

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1.B

【解析】“具体内涵包括反对将理论神圣化、提倡理论创新、保障真理客观性”缩小了科学精神的范围。

2.A

【解析】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

3.B

【解析】B项中查德威克是对卢瑟福的预测的验证,不属于“试错模式”。

4.①论证方式不同。材料一从正面立论,阐释了科学精神;材料二正面立论与驳论相结合,首先正面提出“科学不等于正确”的观点,后驳斥了“科学只等于正确”的观点。

②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用语理性严谨,简洁准确;材料二为讲话稿,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听者容易接受,读起来有“现场感”。

【评分参考】每点2分,学生若答到材料一为总分结构,材料二为总分总结构酌情给1分。

5.①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信念,强调对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苏轼出游之因是对前人(郦道元、李渤等)的定论不轻信,更不主观臆断,体现了理性信念。

②实证方法是实现科学精神的重要路径。苏轼为了探寻得名的真正缘由,亲身探访,认真调查,体现出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

③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苏轼不盲从前人的结论,多方探寻,实地验证得名缘由,体现出批判态度。

【评分参考】每点2分,文本理论和对苏轼考证的分析各1分。

6.B

【解析】“让我萌生了寻找爷爷下落的念头”错。

7.C

【解析】对话部分不能体现“含蓄隽永”的语言特点。

8.①张春繁常是嘬着一口酒,昂头晃脑对着窑顶挂着的一只用干羊皮做的小喇叭慢悠悠地说;

②怪不得张春繁要独自住在土崖上的老窑洞里,那种土窑是独立的,是能藏住点秘密的;

③吊诡的是,这些礼物往往也会在第二天消失大半;

④石城人热情招待我的种种细节。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9.选择“石城往事”。

理由:①与情节关联紧密。小说用大量的篇幅讲述自己与张春繁、石城主家交往的故事以及老艄公爷爷的故事,以“石城往事”为标题,概括更全面。

②与叙事角度吻合。小说借“我”回忆儿时的所见所闻展开叙述,“石城往事”更加契合本文的叙事角度。

③深化主题意蕴。于“往事”中品味咀嚼,方能体味出小说主题既有对石城历史文化的思考,又有对石城人们的善良和温情的赞颂,还有对生命尊严的反思,使小说更加厚重。

选择“石城秘密”。

理由:①与情节紧密关联。小说写到了历史的秘密、石城的秘密、爷爷的秘密,“秘密”贯穿始终,是叙述的重点。

②与叙事视角吻合。小说以儿童视角叙事,小孩子懵懂无知而对外界充满好奇,无尽的念头推动着“我”探寻石城的“秘密”,“秘密”更加契合本文的叙事视角。

③凸显多元主题。爷爷的秘密承载着爷爷生命的尊严,古院落以及主家们的秘密承载着石城人们的善良和温情,张春繁讲述历史的秘密体现石城丰富的历史文化。“秘密”凸显了多元主题。

④读者体验新奇。“石城秘密”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设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评分参考】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DF

11.C

【解析】“昔者夏桀、殷纣不任其过”的“任”是承担、担任的意思。

12.C

【解析】 由材料二“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勠力宇内”可知,宋庄公并未对外征战讨伐,而是尽力于国内的政事。

13.(1)如果国君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反而放纵恣肆,就算不亡国也一定会被臣下杀死。

(“不是之慎”,宾语前置句;“弑”,被杀。每点1分,句意2分。)

(2)有了过错如果能改正,这就犹如没犯过错,所以说宋国也许是有希望的。(“不过”,没犯过错;“庶几”,差不多,有希望。每点1分,句意2分。)

14.①材料一中“之”指的是陈灵公只有谨言慎行、整肃威仪才能使天下归心,让自己赢得美名,使国家安顺美好。

②材料二中“之”指的是宋君深感任重道远,始终以大德为先导,修身匡己,勤于政务,与民勠力同心,换来政治清明。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灵公行为邪僻而且言语失当,大夫泄冶说:“陈国大概要灭亡了!我多次劝诫国君,国君不听我的劝告,反而越来越丧失了威仪。统治者教化民众,就妤像风吹草伏一样。吹东风草就倒向西边,吹西风草就倒向东边,草的倒向都在于风的方向。所以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如果栽下的树木是弯曲的,哪能有端直的影子?国君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不能谨慎自己的言语,就不能保有帝王的称号,流传显赫而美好的名声。《易经》中说:‘国君居住宫室发号施令,出言和善,就会使千里之外的人响应你,何况近处的人呢?国君居住宫室发号施令,出言不友善,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抗你,何况近处的人呢?言语出于自身,施行于百姓;行为发生在近处,能够显现于远方。言行是国君的关键所在。关键的发动,是荣辱的主宰。这是君子用来感动天地的方法,怎么可以不谨慎吗?’天地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化。《诗》上说:‘你出言要谨慎,威仪要整肃,时刻表现出和蔼美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国君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反而纵欲恣肆,就算不亡国也一定会被臣下杀死。”陈灵公听到了这些话,认为泄冶是散布妖言而杀了他。后来,陈灵公果真被徵舒杀死。

材料二

宋国发生大水灾,鲁国派人慰问说:“天降大雨,河谷暴涨,殃及国君的土地,执政们都很担心,派我前来表示衷心的慰问。”宋君回答他说:“我无才无德,斋戒不够虔诚,国家治理得不好,使用民力不按时节,上天降灾加以惩罚,又使贵国国君感到担忧。拜谢厚命,这是我的耻辱。”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宋国也许有希望了吧!”弟子们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说,“从前夏桀、殷纣不肯承担自己的过错,他们灭亡得很快;成汤、周文王、周武王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他们兴盛得也就很快。有了过错如果能改正,这就犹如没犯过错,所以说宋国也许是有希望的。”宋君听到这些话后,很早起床很晚睡觉,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务,吊唁死去的臣民,慰问患病的百姓,同心合力治理国家。三年之后,年成丰收,政治清平。先前假若宋君没有听到孔子的那番话,那么年成就不会丰收,并且国家也不会安宁。《诗经》上说:“辅佐的重担在肩,要以显明德行做先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材料三

加强自身修养使品行端正,不能够不谨慎。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那关键全在自己。嗜好和欲望使品行亏损,坏话奉承话会搅乱正直的心,众人的言语可以改变自己的主意。忧患从所忽略的地方发生,灾祸从细微处引起,圣人特别注重警诚自己在恭敬谨慎方面所忽略的事。《中庸》上说:“没有什么不在阴暗处发现,没有什么不在细微中显现。所以君子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

15.D

【解析】本诗应以议论为主。

16.诗人对同志“下山”并不赞成,而是理性规劝。

①首联表面上写出了诗人隐居的闲适自得,实则又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无奈,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并不赞成“下山”。

②颔联写有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隐居生活的现状,诗人对现实社会有清醒认识,用“坏”“空”等词,表达对“下山”者的嘲讽。

③颈联写“难道没有虽招不出的高士”和“曾有归隐不彻底的先贤”,不同的语气看出诗人对坚守不出高士的赞颂和对先贤隐居动摇的批判,规劝慎思“下山”。

④尾联诗人劝诫友人不要匆匆“下山”,要保持志行的高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可盲目从众。

【评分参考】每点2分,任答出三点得满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尘满面,鬓如霜。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8. A.饥肠辘辘

B.长此以往/久而久之/长年累月

(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不得分)

【评分参考】每词1分。

19. ④严重时会影响学习、工作甚至日常生活

【解析】递进语序不当,“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互换位置。

⑤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头晕头痛、烦躁焦虑、白天犯困、晚上失眠等问题(情况)。

【解析】成分残缺,在“等”字后加上“问题”或“情况”。

【评分参考】每点2分,如答【解析】内容,也可得分。

20. (甲)只要你摄取的热量小于身体所需

(乙)断食并不是最好的/科学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评分参考】每空2分。(甲)句得分点为“只要”“热量小于身体所需”,(乙)句得分点为“断食”“并不是”。

21.①不合逻辑,因为主宾搭配不当。

②合乎逻辑,“热血”指代青春的活力、激情与浪漫,“共享单车”指代夜骑开封的现象,即青春的活力不仅通过夜骑开封来体现。

【评分参考】表明态度1分,理由阐释2分,言之有理即可。

22.①“滤镜”本指一种修饰、美化图像的处理技术,此处指人们对“夜骑开封”行为的美化,对青年学生激情与浪漫、勇敢与坚毅等精神面貌的赞赏。

②“褪色”本指颜色逐渐变淡,此处强调人们对“夜骑开封”一事从不吝赞赏转而变成理性看待,更多地看到了此行为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

③二词的使用,表达出社会舆论由单方面对其积极性的肯定转到对其负面意义的思考,用语简洁洗练、形象生动。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23.

【作文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引导学生对“青春的模样”展开联想与思考,材料中“青春不设限”和“青春应有界”两者看似矛盾,却是“青春模样”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青春不设限”是指青春无需定义的鲜活与绚丽,有激情、有创造力、满腔热血是青春的印记;“青春应有界”则强调青春应有边界意识,尊重他人,遵守公德等,如:规则边界、处世边界、内心边界等等。材料侧重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呈现青春无需定义的激情与浪漫。学生在写作时,应从两个方面思考联想和思考“青春的模样”,可以两者并重或侧重某一方面,不能只谈其中一个方面。

如写议论文,针对材料中“青春模样”的思考,观点要明确,然后围绕“青春不设限”和“青春应有界”的关系展开分析论证,符合题意。如写记叙文,能紧扣两者关系展开叙述,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

于内不设限,于外不逾矩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追随初心,莫忘边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