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省2025届高三部分学校联考11月期中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12-06 来源:花图问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坆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永远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中华文明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摘自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晋城玉皇庙、隰县小西天、朔州崇福寺、忻州佛光寺……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也带火了游戏背景中的山西古建筑。据报道,这些背景是制作团队经实地考察,对古建筑精细还原而成,效果震撼,更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玩家。

既悠久、又厚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绽放时代光彩的基础。近年来,从依托中国历史、神话打造的大型游戏,到《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领域的鸿篇巨制,之所以吸引人、受欢迎,不仅在于这些作品中充满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更在于其中蕴含着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比如《流浪地球》中,当地球面临危机,并不是像传统科幻作品那样选择逃离,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和对家园的珍视。

当然,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巴黎奥运会霹雳舞赛场上,出身武术世家的中国选手亓祥宇,将醉拳、太极等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赢得满堂喝彩。“黄风冷,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黑神话:悟空》第二回里,一段陕北说书让许多玩家听得如痴如醉,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民间艺术与电子游戏,传统文化与赛博空间,在这一刻打破界限、融为一体。

(摘编自苏砥《国风成旋风:“悟空”带来的启示》)

材料三:

中央领导人指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是善于变革的民族,正是不断改革创新,让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禀赋。《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革新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管子·正世》主张“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批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和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㑴化、永不停滞的进取姿态和变中求新、新中求进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王仕国、何兵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智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基础。

B. 实现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需要我们积极学习一切文明成果,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C. 《黑神话:悟空》的走红,离不开团队的精心打造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 中华民族的变革精神源远流长,有史可循,早已发展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禀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整体采用并列式结构,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切入,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展开论述,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B. 材料一使用“从来”“根本”“必须”“始终”等修饰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感染力,同时又明确了我们即将建设成文化强国的现实情况。

C.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到了创新,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强调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材料三强调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改革实践。

D. 材料二的《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土重迁的思想,这与《乡土中国》中“土是乡下人的命根”所体现的思想相近。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唐宫夜宴》将传统舞蹈节目与新型AR技术完美结合,呈现了多元的艺术效果。

B. 中国美术馆开展“美美与共”主题国际艺术展,共展出法国等国70余件作品。

C. 敦煌莫高窟精益求精,力求“1:1”比例还原壁画,让千百年前的壁画重获原貌。

D. “汉服爷爷”陈光宪十年坚持,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刻在心里。

4.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使用了引用的手法,分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 请结合原文观点,根据下面的材料谈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电影《长安三万里》依托历史人物、真实事件进行创作,将最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国美学相结合,融入国画造景写意的水墨与色彩中,使这些唐诗名篇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艺术效果,勾勒出一幅充满历史厚重和浪漫诗情的大唐群像,满足了国人对大唐文人和大唐文化的浪漫想象。

【答案】

1. B 2. D 3. A

4.①材料二引用陕北说书原文“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丰富事例,使文章更生动、有文采。

②材料三引用《礼记·大学》《管子·正世》中的句子(或者写出具体内容也可),论证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坚持改革创新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学性。

5. ①加强文化传承,薪火相传,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元素,助推传统文化绵延发展。在《长安三万里》中,对历史人物、真实事件编创,中国传统写意的水墨与色彩的运用,都是在用传统文化讲好历史故事。(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坚持文化守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基。在《长安三万里》中,大唐文化承载浪漫诗情,以唐诗名篇传达深厚内涵。)

②推动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实现“破圈”。在《长安三万里》中,将传统历史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以全新的艺术手段描绘大唐群像,展现大唐盛世,抒发国人浪漫情怀。

③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学习优秀文化成果、优秀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兴盛。在《长安三万里》中,使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呈现前所未有的效果,兼收并蓄让大唐文化展现在国人面前。

【解析】

【导语】该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与包容性,以及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材料一详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及其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创新与包容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关键。材料二通过《黑神话:悟空》及其它文化产品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成功案例。材料三提供了历史背景,进一步支持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一切文明成果”错,原文是“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强调的是“优秀文明成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采用并列式结构”错,材料一整体是总分总结构,并非并列式结构。

B.“同时又明确了我们即将建设成文化强国的现实情况”错,文中只是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没有明确即将建设成文化强国的现实情况。

C.“材料一强调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错,材料一强调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等,并非侧重说创新是文明发展活力来源。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六段观点是文化建设要守正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A.《唐宫夜宴》将传统舞蹈与新型AR技术结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新做法,可作论据支撑该观点;

B.主要体现的是对外文化交流展览,与该段文化建设守正创新观点不符;

C.侧重于还原壁画原貌,未突出创新等内容;

D.主要说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坚持,没有体现创新方面。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三则材料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与包容性,以及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比如“中华文明永远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文明始终秉持开放包容”。所以考生可从“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材料二: 文中提到《黑神话:悟空》第二回里出现的陕北说书内容“黄风冷,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在这里引用具体的原文内容,是作为一个具体事例呈现出来的。它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民间艺术与电子游戏相融合的奇妙效果,给文章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让文字更具文化韵味、更有文采,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所展现出的魅力。

②材料三: 分别引用了《礼记·大学》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及《管子·正世》中“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这些句子,它们都是古代经典文献中关于创新、变革思想的体现。通过引用这些话语,有力地支撑了文段所阐述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秉持改革创新精神这一观点,借助古人的智慧和经典的权威性,让文章的论证更具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富有文学性,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①加强文化传承方面: 文中提到《长安三万里》依托历史人物、真实事件进行创作,并且融入了国画造景写意的水墨与色彩,这体现的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各类元素。像历史人物、事件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国画的水墨与色彩更是传统美学的重要体现。通过这样的挖掘运用,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以新的形式继续传承下去,使其不断绵延发展,为传统文化的延续筑牢根基,进而讲好历史故事,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展现,也为新时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坚守住文化的根本。

②推动文化创新方面: 《长安三万里》将传统历史文化内容与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前所未见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大唐群像以及大唐盛世的风貌等。这表明通过创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技术等进行融合,打破传统呈现的固有模式,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其能够突破原有的受众范围,吸引更多人关注,也就是实现所谓的“破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满足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浪漫想象和情感寄托等。

③ 坚持开放包容方面: 电影《长安三万里》使用了最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借助这些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技术成果,让传统文化呈现出了新的效果,把大唐文化更精彩地展现在国人面前。这体现了积极接纳、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以及先进技术,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所用,让传统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吸收新的内涵,使其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兴盛,更好地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增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寒风吹彻(节选)

刘亮程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经预感到大雪来临。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在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残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

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熟,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那个冬天我十四岁,每次拉柴火,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 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一夜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太阳落地时,我装着半车柴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

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

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些,或许我能暖和过来。可是现在不行了。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那个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个跺着冻僵的双脚,捂着耳朵在一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们唤回到这个温暖的火炉旁。我准备了许多柴,是准备给这个冬天的。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

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

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姑妈。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姑妈年老多病,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止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蹚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

“你姑妈死掉了。”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喧喧。”我又想起姑妈的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的人生距离,我感受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有删改)

文本二:

把刘亮程向我们描述的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庄,仅仅当作吹向大城市的一股“清新之风”,这样做有些不公平。我们从这部散文作品中了解的并不只是一个村庄,而是如何看待一个小小村庄的眼光,如何看待自己所处其中平凡无奇的生活的心情:温厚、悲天悯人。刘亮程仿佛是一位现代社会中的乡村“哲学家”,他用切身的人生体验,将读者带回那个久违的乡村世界。

(节选自《中国现当代散文导读》)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十岁的“我”对雪的到来,“漠不关心”又“期待”,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雪带来寒冷,并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对寒冷无所畏惧。

B. 母亲为“我”的出行准备饭菜,父亲有时会为“我”套好车,这体现出了亲人对“我”的关爱,给“我”带来的温情。

C.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反映出“我”的感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自己生命的冬天,体验到孤独。

D. 刘亮程被称作乡村“哲学家”,与他对生命的思考分不开,他能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从自然与生活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三十岁时的一个雪天作为叙述起点,在这个雪天,“我”围抱火炉,抚摩自己的一生,感悟冬天,引出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感悟。

B. 文章语言朴实但又不失生动,多处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耐人寻味,颇具可读性。

C. 文中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如“寒风”,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苦涩,使文章主题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D. 文章中姑妈和母亲两位老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死亡,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饱受了冷漠和孤独的煎熬,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8. “我”在不断地成长,对风雪带来的寒冷的感受也在变化。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

9. 文本二指出刘亮程“看待自己所处其中平凡无奇的生活的心情”是“温厚、悲天悯人”,请结合文本一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 A 7. D

8. ①少年时,风雪来临使“我”兴奋。(或:“我”对雪充满热情/“我”对寒冷的威力并没有很强的意识。)

②十四岁时,因为冬夜中孤身捡柴冻坏了腿,对寒冷产生了畏惧。

③成年后,“我”认真对待寒冷,并相信自己能熬过冬天。

④经历了亲人的衰老与死亡,“我”认识到寒冷是无法抗拒的。/对于寒冷“我”感到无奈、无助。

9. 参考答案一:

①“我”经受了寒冷带来的伤痛,但“我”仍然相信自己可以熬过冬天;亲人不理解“我”,认为“我”“很冷”,但“我”仍旧把温情留给亲人与爱人,体现了人性中的温厚与纯真。

②从姑妈与母亲身上,“我”领悟到了生命的渺小与卑微,孤独与死亡的必然,这是无可抗拒的宿命。谁也无法逃脱生命的冬天,“我”对此深怀悲悯,同时努力给予他人温情,表现了“我”对生命的尊敬与抚慰。

参考答案二:

温厚:

①珍视亲情。“我”在文中多次提到对母亲、父亲以及姑妈的深厚情感,展现了“我”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激,体现了“我”内心的温厚。

②积极面对生活。对于生活中的艰辛和寒冷,“我”没有抱怨或逃避,而是通过劈柴、扫院子等日常劳作来迎接冬天的到来,这种积极的态度,体现了“我”内心的温厚。

悲天悯人:

①生命必然有伤痛的感慨。“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再也无法恢复,姑妈与母亲也要面对孤独与死亡,这些象征着生命中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和伤痛,“我”对此深感无奈。

②对亲人未来的担忧。文中提到姑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离世,以及母亲逐渐老去的身影,都让“我”深感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我”对亲人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无奈,这种情感也体现了“我”悲天悯人的心情。

【解析】

【导语】文本一是刘亮程描绘乡村冬季生活的选节,展现了对生命、孤独和寒冷体验的深刻反思。作者以个人成长过程为线索,通过对冬季自然环境和人物命运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文本二则指出刘亮程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悲悯情怀。整体而言,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刘亮程作品中的乡村哲学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苦涩。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雪带来寒冷,并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对寒冷无所畏惧”错误,三十岁的“我”对雪的到来“漠不关心”实际上是因为已经对雪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单单以雪的寒冷来感受生活,也不是因为习惯了雪的寒冷,完全做好准备,无所畏惧。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饱受了冷漠和孤独的煎熬”错误,文中并没有表现出姑妈和母亲“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饱受了冷漠和孤独的煎熬”,相反,她们在冬天中得到亲人陪伴,特别是作者的母亲有亲人守护,体现的是家人之间的温情和无力改变生命冬季到来的无奈。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①“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少年时的“我”对寒冷的认知较为懵懂,尚未有深刻的体悟,还会期待风雪的到来。

②“那个冬天我十四岁……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我”在寒夜独自赶着牛车去沙漠拉柴禾,这一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寒冷的残酷,寒冷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将身体的温暖搜刮殆尽,“我”的腿被冻僵,一块骨头冻伤,这种疼痛一直延续,也让“我”对寒冷产生了畏惧。

③“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三十岁的“我”围抱着火炉,虽身体在屋内,却因曾经冻伤的骨头而明白有些寒冷是无法驱散的,即使外在环境温暖,内心深处仍有一股寒风阵阵袭来,意识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此时“我”对寒冷的感受已从身体层面深入到了精神层面,让“我”认真对待寒冷。

④“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姑妈在冬天离世,以及感受到母亲年迈后一个人的冬天的来临,“我”对寒冷的感受上升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悲悯。“我”明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寒冷象征着人生的苦难、衰老与死亡,面对这些,人们往往无能为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

①文本一中,从“我”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中,流露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我”对亲人们爱与被爱的复杂情感。这些都体现了人性中的温厚。

②文本一中对姑妈和母亲的描写中夹杂的无奈和忧思,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都体现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特别是当“我”看到母亲逐渐苍老时,深感人类无力扭转生命轮回,这种悲悯情怀尤为动人。

参考答案二:

温厚:

①文中通过回忆姑妈等亲人,展现“我”对亲情的珍视。如在回忆姑妈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她的牵挂。虽然她已经离世,但作者对她的记忆是深刻的,这些回忆体现了亲情的珍贵。

②尽管作者经历了诸多寒冷的磨难,如年少时被冻伤,骨头留下了伤痛,但依然在用日常劳作来迎接冬天,思考生命。这种对生命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在苦难中探寻生命的真谛。

悲天悯人:

①作者多次提及年少时被冻伤骨头,“三十岁时,我仍能感觉到那块隐隐作痛的骨头”。这种身体上的伤痛一直伴随着他,成为生命伤痛的一种象征,体现出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伤痛的感慨。亲人在寒冷中的遭遇,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种对生命消逝的震惊和无奈,是对生命伤痛的深沉感慨。

②姑妈在冬天的离世让作者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这种意识延伸到对其他亲人的担忧,担心他们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我真担心,她一个人会冷”。这种担心体现了“我”对母亲未来可能面对寒冷、孤独和生命尽头的担忧,害怕母亲也会像姑妈一样在生命的寒冬中离开自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李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薄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 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 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侯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而存乎将将者尔。将兵者不一术,将将者兼用之,非可一律论也。人主,将将者也。大将者,将兵而兼将将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广之材A如此焉可B也C然D不可以E为法F何D则?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刁斗,晚上巡更的工具,与《燕歌行》“寒声一夜传刁斗”的“刁斗”意思相同。

B. 昧,此处意为“不了解”,与成语“素昧平生”的“昧”意思相同。

C. “司马温公则曰”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则”意思相同。

D. 相,互相,与《孔雀东南飞》“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的“相”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治军极简易,屯驻休息时人人自便;程不识治军颇严整,军队不得休息。两位将军任边郡太守时都不曾遭遇危险。

B. 司马光引用《易》中的观点表明带兵打仗纪律严明的重要性,并且以此来证明李广为将治理大军不用法纪,很容易出现覆亡的结局。

C. 司马光认为以士兵的喜好来评价将军将兵之法的优劣是不合适的,李广的将兵之法不仅难被后继者效仿,而且会给同时代的其他将军带来困难。

D. 王夫之认为守兵之将用严格谨慎的方法来管理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来进攻,就容易被敌人发现进止的动向而无法取得成功。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之死。

(2)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

14. 司马迁、司马光、王夫之三人对李、程两人不同的将兵之道都进行了评价,相比司马迁和司马光,王夫之的评价有什么特点? 请根据材料概括。

【答案】10.ACF

11. D12. B

13. (1)他的士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乐意)为他拼死。

(2)这样看来,那么军纪简易的危害,就不仅仅是李广的军队无法防御敌人突然袭击这点了。

14. ①王夫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比较中立,评价比较公允客观。

②王夫之倡导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借鉴。

③王夫之辩证地分析了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观点后,又进行了总结和升华。

【解析】

【导语】这三篇文言文材料围绕李广与程不识的将兵之道展开,展示了在军事统帅能力上的不同见解。司马迁强调他们的个人魅力对士兵的影响,认为两人都是名将。司马光则批判了李广的放任,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认为程不识的方法虽涩却稳。王夫之则更为中立,他辩证地分析了两种治军方式的优缺点,强调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兼顾攻守之道。这三种观点各具特色,展现了同一历史事件的多重解读。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凭李广的才能,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这作为(带兵的)法则。为什么呢?

“以”的意思是“凭借”,其宾语是“广之材”,宾语后A处断句;

“如此焉可也”判断句,“也”用于句末表判断,其后C处断句;

“何则”是固定形式,其前“F”处断句。

故选AC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能力。

A.正确。句意:晚上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B.正确。句意:喜欢安逸放纵而不了解眼前的灾祸。/彼此一向不了解,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C.正确。两个“则”均表转折,却。句意:司马温公却说。/对于他们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D.错误,两个“相”都表述“动词偏指一方”。句意:那么敌人会趁着他的漏洞来攻击他。/我发誓不同你断绝,你暂且回到娘家去。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且以此来证明李广为将治理大军不用法纪,很容易出现覆亡的结局”错误。文中是说效仿李广容易出现覆亡的结局,但李广本身由于有卓越才能,是可以这样做的。并非是以此来证明李广为将治理大军不用法纪,很容易出现覆亡的结局。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佚乐”,安逸快乐;“咸”,都;第二个“乐”,乐意。

(2)“然则”,这样看来,那么;“徒”,仅仅;“仓卒”,突然袭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王夫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比较中立,评价比较公允客观:王夫之在材料中既肯定了李广的用兵简易之长,也认可了程不识的严谨整齐之优,并没有明确地支持哪一方,而是指出二者各有其长,表明他在评价二者时持有较为中立的态度。

②王夫之倡导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借鉴:王夫之在论述中提出,严格谨慎适用于守兵之将,而简便自由适用于攻兵之将;突出强调了具体情况不同,策略和选择亦应随之变化的观点。这体现了他倡导灵活根据形势来选择策略的思想。

③王夫之辩证地分析了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观点后,又进行了总结和升华:王夫之分析了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观点各有片面性后,提出了将兵不止一种方法,兼用多种策略才是最佳的观点,并提到大将不仅要会领兵,还要能带领其他将领,体现了他对将军统兵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升华。王夫之的总结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待用兵之道,使其评论具有了高度和深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汉武帝身边的大臣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从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卫尉。程不识过去和李广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驻。等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有好水草的地方驻扎,住宿停留时,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的事务,但也在远处布置了侦察哨,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严格整顿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势,晚上敲打刁斗,军官和士兵处理军中事务直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然而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非常简易,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无法抵御了;而他的士兵也安逸快乐,都愿意为他拼死作战。我的军队虽然事务繁多,让人烦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们。”当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畏惧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乐意跟随李广而认为跟随程不识很辛苦。

材料二:

臣司马光说:《易经》上说:“出兵作战必须依靠纪律,(不遵循纪律)不论胜败都是凶。”这是说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却不用法纪,没有不凶险的。李广带兵,让人人自便。凭李广的才能,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这作为(带兵的)法则。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继承者很难做到,何况与他同时担任将领的人呢!一般人的性情,喜欢安逸放纵而看不清楚眼前的灾祸,他们既然认为程不识带兵很烦扰而乐意跟随李广,并且将会仇视他们的上级而不服从。这样看来,简易的害处,不只是李广的军队无法抵御敌人的突然袭击而已!所以说“军事行动要以严格终结”,作为将领,也只是严格罢了。这样的话,效仿程不识,即使没有功劳,也还不至于失败;效仿李广,很少有不灭亡的啊!

材料三:

太史公说:“匈奴害怕李广的策略,他的士兵也乐于跟随他,而感到跟随程不识很辛苦。”司马温公则说:“效仿程不识,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效仿李广,很少不全军覆没的。”太史公司马迁和司马温公司马光所说的都是片面的言论。靠武力平定天下的人,有统率士兵的,有统率将领的。作为将领,有进攻的时候,有防守的时候,有统率众多士兵的时候,有统率少量士兵的时候。程不识严格整顿队伍编制、(晚上)敲打刁斗、治理军队严格细致,是防守型的将领。李广带兵简易,让人人自便,是进攻型的将领。约束队伍严格整齐,侦察详细周密,是统率众多士兵的方法。晚上不敲打刁斗报警,文书简略,是统率少量士兵的方法。用严谨的方式进攻,那么敌人会窥探到他的行动规律而使他无功而返。用简易的方式防守,那么敌人会趁着他的漏洞来攻击他。统率众多士兵却采用简易的方式,那么就会指挥不灵而容易溃败。统率少量士兵却采用严谨的方式,那么就会受拘束牵制而自取失败。所以李广和程不识,各自有他们的长处,而关键在于统率将领的人罢了。统率士兵的方法不止一种,统率将领的人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君主,是统率将领的人。大将,是既统率士兵又统率将领的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路岭

强 至①

一径高盘十里余,人心马足厌崎岖。

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

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

我行方欲奋遐蹠②,顾尔安能碍坦途。

【注】①强至:字几圣。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北宋时期文学家。②遐蹠:远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五路岭道路盘旋高峻,十里有余,行人与马匹都厌倦了这种崎岖难行。

B. 颈联写五路岭地气难通树木瘦弱,阳光很近但草却先枯萎,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C. 本诗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既详细呈现了行走五路岭的过程,又表达了人生态度。

D. “十里余”“人心马足”“我行”等通俗易懂,整首诗歌用语较朴实,风格自然淳朴。

16.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请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以辞抒情的技巧。

【答案】15. C 16. ①借景抒情。“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营造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或:“一径高盘十里余,人心马足厌崎岖”,描绘了五路岭道路盘旋高峻、崎岖难行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厌烦。)

②对比。“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将五路岭的顽石之险与青云之上的平坦大道相对比,体现出五路岭的艰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直抒胸臆。“我行方欲奋遐蹠,顾尔安能碍坦途”,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豪迈之情。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崎岖险峻的五路岭和行走其上的艰辛,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意境。诗人运用自然与心境的互动描写,传达面对艰险的从容和超越之志。诗句淳朴自然,融情于景,自然衔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示出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既详细呈现了行走五路岭的过程”错,本诗并没有详细呈现行走五路岭的过程。诗中只是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如首联写道路崎岖,颈联写五路岭的自然环境特点,重点在于通过这些场景来表达诗人的感慨和人生态度。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借景抒情。“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诗人通过描绘五路岭上树木因地气不通而瘦弱、阳光充足处草却先枯萎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荒芜、萧索的氛围。这种景象的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更是诗人内心孤独无奈情绪的外化。因为在这样荒凉的环境中,诗人可能会产生一种被环境所困的感觉。“一径高盘十里余,人心马足厌崎岖”,诗人细致地描写了五路岭道路盘旋高峻、路途漫长的特点,用“人心马足厌”直白地表达出人和马都对这种崎岖道路感到厌倦的情绪,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之中的疲惫和厌烦。

②对比。“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中,诗人将五路岭上的顽石所造成的险阻和想象中青云之上平坦的大道进行对比。“顽石专为险”突出了五路岭的艰险难行,而“青云自有衢”则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没有阻碍的道路。通过这种对比,体现出诗人当前所处环境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不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相信未来有更好的道路等待自己。

③直抒胸臆。“我行方欲奋遐蹠,顾尔安能碍坦途”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方欲奋遐蹠”表明诗人正想要努力地向远方前行,“顾尔安能碍坦途”则是一种豪迈的宣告,意思是眼前的困难(五路岭的险阻)怎么能够阻碍自己走向平坦大道的脚步呢?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强烈地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豪迈情怀,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的壮志豪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听者感受烘托弹者技艺,是《琵琶行》的一大特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时“____________ ”,移船相见,琵琶女弹奏结束后,更是“_____________”,足见琵琶女琴艺超绝。

(3)《广雅·释器》云:“鉴,谓之镜也。”古人或以铜为“鉴”,或揽“镜”自照。请你写出古诗文中含有“鉴(镜)”这一意象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君子喻于义 ②. 小人喻于利 ③. 主人忘归客不发 ④.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⑥. 着我扁舟一叶(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喻、忘、舫、鉴、琼、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猫是一个小小星球。很多时候,我会盯着猫的眼睛看上许久。它眼睛的虹膜在绿色、黄色和黄绿色之间切换,组成精致的花纹。它的黑色瞳孔时大时小,还有细微的变化,这变化无时不在,像一只蝴蝶轻舞薄翼,或者像一颗陌生星球般忽而靠近又远离。它的大眼睛明亮又深邃,藏着某些神秘,遥不可及。我常常被这小小星球吸引,想了解它如何组成,如何运动,甚至想探究更多秘密,譬如时间与空间如何捆绑,未来会塌陷还是膨胀……盯得时间长了,猫会率先打破尴尬,它将尾巴摇一摇,小脸一仰,目光朝旁边一掷,对我“嗯”一声。它的声音柔媚,像一枝毛茸茸的小草穗头,像一支轻飘飘的羽毛,。我明白它的意思,它说:喂,别看啦,我有点紧张。

现在,一种名叫“老”的东西居然奇袭了这小小宇宙。我伸手抚摸它温热的身体,想拥它入怀。然而它只在我怀里停留短短几秒,又回到沙发上。它仍旧与它的老为伴,再次地沉入睡眠。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通感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2)依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仿写。要求:使用通感的修辞,不得超过15个字。

【答案】18.它时大时小的黑色瞳孔还会无时不在地发生着像一只蝴蝶轻舞薄翼或者像一颗陌生星球般忽而靠近又远离的细微的变化。

19. (1)化听觉为视觉,体现了小猫声音的柔软、娇媚,表达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

(2)像一团软蓬蓬的毛线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将划线处改写成长单句,先找好句子主干,再选用修饰语完善句子。

分析原句,“它的”“黑色”“时大时小”是瞳孔的特征,“细微”“像一只蝴蝶轻舞薄翼,或者像一颗陌生星球般忽而靠近又远离”是变化的特征,且“变化”无时不在,总体上看,是讲瞳孔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可将长单句的主语定为“瞳孔”,陈述主语的内容是“无时不在发生变化”。

接着,将“瞳孔”和“变化”的特征分别整合到“瞳孔”和“变化”前作定语,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最终将句子改写成:它时大时小的黑色瞳孔还会无时不在地发生着像一只蝴蝶轻舞薄翼或者像一颗陌生星球般忽而靠近又远离的细微的变化。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和句式仿写的能力。

(1)题干说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据此看,写它的声音“柔媚”,是听觉感受;“像一枝毛茸茸的小草穗头”“像一支轻飘飘的羽毛”是视觉感受,把声音用“毛茸茸的小草穗头”“轻飘飘的羽毛”来比喻,突出了声音柔软、娇媚的特点,是化听觉为视觉,表达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

(2)依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仿写,首先要了解画波浪线句子的结构。结合上文看,要仿写的句子应该与“像一枝毛茸茸的小草穗头”“像一支轻飘飘的羽毛”一样,都是“像+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并且使用通感的修辞,将听觉感受转化为其他感官感觉,二者具有相似点。从语意上看,依旧是突出声音的“柔媚”的特征,如“像一团软蓬蓬的毛线”“像一抹悠悠然的晨雾”“像一丝软绵绵的微风”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热爱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 A 。其中有一个处方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抑郁症等数十种疾病,你是否想得到呢? 它就是运动!

“运动是良医”在2007年11月由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会正式提出,最初是一种学术理念和健康促进项目。而对健康人群来说,运动不仅是“花费最少,防病最多”的“良医”,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根据研究表明,科学运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坚持规律运动的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明显下降,每次进行20~4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可见效。所以,当我们重新认识运动时,需要看到它带来的不仅是汗水和疲劳,还有满满的正能量。想要提升健康素养,需要我们先动起来。

尼采说,运动是生活的兴奋剂。运动不是片刻的欢愉, B 。当我们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时,也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坚持力。所以,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都要学会热爱和坚持。热爱,可抵岁月悠长;坚持,总能追逐亮光。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现在有点饿了,想吃点什么。

B. 什么晒一天,晒三天也晒不干。

C. 他不喜欢踢足球什么的,就爱下棋。

D. 这次的话剧你担任什么角色?

【答案】20.

A.治疗(预防)疾病的处方也有很多种

B.而是一种持久的提升

21.

根据研究(研究表明),科学运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坚持规律运动的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下降,每次进行20~4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就可见效。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后句“其中有一个处方能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抑郁症等数十种疾病”中的“其中” 表明前句应该提及多种处方相关内容,且仿照“热爱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的句式,此处可填“治疗(预防)疾病的处方也有很多种”。

B.根据前句“运动不是片刻的欢愉”可知,句式使用了“不是……而是……”的逻辑关系,结合后文“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坚持力”内容可知,运动是一种长期的、能带来提升的活动,此处可填“而是一种持久的提升”。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结构混乱。“根据研究表明”句式杂糅,将“根据研究”和“研究表明”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故改为“根据研究”或“研究表明”。

②搭配不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明显下降”中“发生……的现象明显下降”搭配不当,应改为“发生……的概率明显下降”,故改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下降”。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的“什么”是疑问代词,表示虚指,不确定的事物。

A.疑问代词,表示虚指,不确定的事物。

B.疑问代词,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

C.疑问代词,用于列举,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D.疑问代词,表疑问或询问。

故选A。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年,“泛知识类短视频”悄然兴起。“泛知识类短视频”将目光聚焦在生活技能、科普知识、学习技巧、分享经验等方面。对于其能否真正有助于受众获取知识,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可以激发受众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有人则认为它可能使受众产生惰性心理,仅仅依靠短视频求知,导致认知局限甚至偏差;还有人认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聚焦于“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兴起这一现象。其内容涵盖生活技能、科普知识等诸多方面,本质上是借助短视频平台这一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从人们的不同看法深入剖析,认为其能激发求知欲的观点,是看到了这类短视频的优势。它以新颖、便捷、直观且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将各类知识主动推送到受众眼前。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能够轻松利用碎片时间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内容,无论是新奇的生活小窍门,还是神秘的科学现象,都可能瞬间点燃受众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去挖掘更多相关知识,从而拓宽个人知识视野。

而觉得会使受众产生惰性心理的看法,则是关注到了其潜在弊端。短视频的时长通常较短,这就决定了所传递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不完整的。若受众过度依赖这种碎片化知识获取方式,就容易陷入一种浅层次的学习状态,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再花费精力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究。长此以往,不仅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能因片面理解知识片段而导致认知偏差,对事物形成错误的判断与认知。

此外,材料中提及“还有人认为……”,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以从不同维度,如知识的准确性、传播的有效性、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影响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多元影响,也为立意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写作要求以材料为依据展开联想与思考,意味着要紧密围绕泛知识类短视频及其引发的各种影响进行创作,适合写议论文。

具体写作时,可简要介绍泛知识类短视频在当下的流行热度,如列举一些知名的知识类短视频平台或热门博主,以此引出关于其对受众知识获取影响的探讨。

若从积极影响方面论述,可采用举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讲述一些励志类学习技巧短视频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阐述这类短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简洁明了的讲解,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从而吸引受众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为激发人们求知热情的“助推器”。

若着重探讨消极影响,可运用对比论证。先描述传统知识学习体系中,如学校教育、专业书籍阅读等方式所强调的系统性、逻辑性与深度性。再指出泛知识类短视频由于碎片化特征,导致知识缺乏连贯性与完整性,以某些错误知识在短视频中传播引发受众误解的案例,说明过度依赖短视频学习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知识根基不稳、思维方式局限等。

若选择全面辩证分析,则可从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先谈积极面,如知识普及速度快、受众覆盖面广等;再谈消极面,如知识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分散受众注意力等。最后在结尾部分总结,提出正确对待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态度与方法,如学会甄别筛选优质内容、将短视频学习与传统学习有机结合等,使文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在论证语言上,要严谨准确、条理清晰,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素材选取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新闻报道中的相关事例、教育领域的研究数据以及网络上关于知识传播的讨论热点等。

立意:

1.泛知识短视频,激发求知潜能。

2.短视频求知路,惰性陷阱慎防。

3.全面审视泛知识短视频功过。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