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归生活 以文育人

2024-12-06 来源:花图问答

林春曹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资料图片

扫描二维码 即可观看

人物介绍

林春曹,现任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教育科研精品课题主持人。曾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文章450余篇,出版《名师教语文》《为素养而教》等10多部学术论著。

近年来,语文教学在一系列新元素的推动下激发了变革的活力。统编教材的使用,如同一场及时雨,学习内容的更新,人文主题的强化,使语文要素在学生心中生根。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更像是明亮的灯塔,指引着语文教育的新方向。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教育正走向新境界。

每一个新元素的融入,都会给既有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变革,促使教师产生一种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探索更优质高效的课堂样态,让语文学习要素彰显、情境再现、任务达成、效率倍增。但这样的新课堂究竟是什么样,我们还在探索中。因此,在今年上半年执教五年级下的这个学期里,我在每一节语文课后都挤出时间来静心复盘,把课堂上的高光时刻记录下来。在连续的六万多字教学反思中,我渐渐明晰了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径——回归生活,以文育人。

1 穿越时空:诗意情境与生活场景的映射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有时会面临文本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古典诗词、历史故事、远方的风土人情等,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它们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脱节,有时会形成理解的障碍。叶圣陶先生倡导:“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启示我们,语文教学应超越文字表面,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深入文本的世界,感受其背后的情感与意境。

语文课堂应当创造性地运用相关资源,将文本中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巧妙映射,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如,在学习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时,这首诗的第一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对于一些缺乏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而言,不免显得晦涩难解。尽管书上第一条注释就是“陂,池岸”,可是“水满陂”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叫“池水高涨快要到了池岸”,这些具体景象,单纯的文字描述仍然难以呈现。刚好,学这首诗的那几天连续降雨,校园揽月池里池水高涨,几乎要漫出来了。这一偶然现象为教学提供了绝佳契机。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联系这个校园场景来理解“水满陂”:“‘水满陂’是什么意思?(池水高涨快要到了池岸)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我们校园中现在就有‘水满陂’的画面?它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呢?”很多学生先是一愣,没想到古诗中的“水满陂”居然就在校园中。继而,他们一下子想起了教学楼前的揽月池水已经漫到了水池边最上面一级台阶了,这幅画面就是诗中的“水满陂”。学生们惊讶于古典诗句与现代校园的奇妙交汇。即便部分学生未能立即察觉,我也鼓励他们在课后自己前往揽月池畔,一边欣赏眼前的实景,一边轻声吟诵《村晚》,感受诗意情境与生活场景相互映射的魅力。

文本中有些语言要想真正抵达学生心灵深处,不能只是读过了、知道了、时间不长又忘记了,它需要教师在课上把文本语言和生活体验对接起来,让“水满陂”这样陌生化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个性化的体验,进而引导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种学习宽度,一种让语言文字从抽象到具象的学习宽度。由此,我想到了古诗词教学需要一种更开放的解读视野。咬文嚼字、知人论世,当然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但适时适度地把古诗词和当下自然社会生活关联起来,让古诗词穿越千年,活化在眼前、内化在心里,或许是一种更美好的学习境界。

2 跨代对话:口语交际与生活记忆的链接

升入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往往呈现下降趋势,沉默似乎成了一些孩子的常态。究其缘由,除了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割裂。当课堂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起他们的共鸣,便难以引发积极的交流意愿。因此,构建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对话平台,成为激发课堂活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不仅承载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人际间情感与理解的桥梁。如,学习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时,我在课前已布置学生们按照书上的问题清单,向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邻居等长辈了解他们童年读过的课文、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喜欢玩的游戏……并把了解到的情况作简单记录。这项任务犹如一把钥匙,悄然开启了学生心中的对话之门。

果然在课堂上,当第一个学生说起自己爸爸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在池塘里用手捉黄鳝,结果抓到了一条蛇时,我发现此时教室里特别安静,从一双双睁大的眼睛中,我读出这是一种丰富的安静——一方面被同学的新奇新鲜的发言内容吸引;另一方面随着这位同学的描述,每个人仿佛身临其境,进入池塘捉蛇的画面情境中,甚至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紧张害怕的情绪。接下来,整个课堂交流进入沸腾状态,长辈们的童年岁月被一个个游戏、玩具,一件件有趣的事、勇敢的事,再现还原。因为说的是自己的亲人,讲的是真实内容,发言的学生说得绘声绘色,表达很流畅,语调中明显带有一份快乐趣味。我发现一些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交流,眼睛里满是兴奋之光。

是什么激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童年岁月”这个话题自带的吸引力,以孩子的视角了解大人,以孩子的转述表达大人,在童年这个时间段里,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出现了一次跨代对话——不变的是童年乐趣,变化的是时空场景。这个话题本身具有强烈的生活场景,说的人描述场景,听的人想象场景。这些跨越时空的场景,虽然不是学生们当下的真实生活,但因为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描述,反而带有某种新鲜亲切的色彩,也容易入境入情。语文课堂和生活场景链接在一起,产生了口语交际表达中的共振效应。

3 薪火相传:革命情怀与生活价值的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语言文字的学科种子和精神文化的育人种子同时播撒在课堂,滋养学生心灵。

课堂上,将语文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引领学生薪火相传、继承革命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如,《清贫》这篇诞生于1935年的作品,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写成。这篇近90年前的文章,在今天的学生读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方志敏经手的革命款项多达数百万元,可是他被俘时,身上竟然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他为什么会如此清贫呢?就像文中他的自述所说:“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然而,“清贫”和我们每一个人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如果我们阅读这篇课文,仅仅是了解革命烈士方志敏一个人的清贫故事,这是对“清贫”的狭隘理解。“清贫”从物质层面升华为精神世界,这样的高贵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事实上在当下生活中,这样清贫的人也是有很多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说自己想到的“清贫而富有”的人。有人想到了清洁工,风里来雨里去,工作辛苦挣钱不多,但我们称呼他们为“城市美容师”。有人想到了快递员、外卖员,穿街过巷风餐露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有人想到了一些科学家,生活俭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却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比如袁隆平、钟南山等,他们一生简朴,却以其卓越贡献,点亮了国家科技的明灯,守护了人民的健康。

可能仅凭这节课,还不足以让学生接受“清贫”的生活,但至少通过“清贫”在生活中的诠释,这种价值观已经播种在学生心间了。甘于清贫,奉献祖国、社会、他人,这正是以文育人的一种美好境界。

4 创意表达:言意兼得与生活观察的融合

一节高质量的语文课,需要有硬核的语文要素学习,或者侧重阅读理解素养,或者指向语言表达素养,最好的学习成果是“言意兼得”——入乎其内,得其意;出乎其外,得其言。言意兼得,就是在品味语言内容的同时,领悟文本表达之妙,实现以文育人。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刻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如,学习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园地七》“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时,书中举了两个例句,这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典型代表,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话中动态、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后,可以即时开展创意表达。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选择“放学后的校园”这个场景,根据平时观察,想象具体画面,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试着写一个小片段。以下是两个学生的精彩练笔,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细腻观察,更体现了他们在语言运用上的创意表达。这就是一场言意兼得与生活观察的美妙融合。

“放学后,同学们都离开了,只有竖笛班和田径队的同学们留在校园中训练。下课时,有许多同学玩耍休息的敏行亭,现在孤零零地站在一旁。操场边的一排排樱花树也无人问津。忽然,一阵风裹着竖笛吹奏的动人乐曲飘了过来,卷走了树上的花瓣。一部分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一部分跟随着风去寻找自己的新家园。”——潘正然

“放学了,热闹的校园又安静了下来。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橘红色的跑道孤独地伸向尽头,金红的夕阳斜照在主席台的大屏幕上,闪着金光,一切都是那么祥和。风吹过,亭子边的树摇晃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现在正值初夏时节,茂密的树叶闪闪发光。走到揽月池边,金鱼悠然游过,水面上漾起波纹。教室里空荡荡的桌椅已经沉睡了,它们在等着新的一天到来。”——魏子叶

学生笔下这些灵动的文字是怎么来的?是我教出来的吗?好像不尽然。和我的教学无关吗?肯定也不能这样说。有两个关键元素产生了催化作用:一是阅读中的原型启发,本单元课文动静结合,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表达中的熟悉场景,放学后的校园,就在自己的每一天中经历,落笔成文,表达具象。这两者的结合,不仅强化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理解与运用,更让他们在创意表达中找到了自信与乐趣。

显示全文